关键词
从《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论述文学的自赏写作
作者: 童清华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觉性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描述: “一个人一出生就必然置身于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气氛中,特定的文化环境塑造出一个个特定的个体,人既是一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又是这种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因而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就是这种特定文化传统和氛围的产物。本文拟从《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论述文学写作的自觉性,即文学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自然流露。
诗意与尊严共鸣:韩剧中女性形象的建构
作者: 王新菊   张清   来源: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尊严   诗意   韩剧女性  
描述: 以影像作为现代人诗意的栖居是韩剧带给受众的一种理想的审美文化熏陶。韩剧以风格各异的女性群像演绎着诗意性生活、诗意性爱情、诗意性文化的叙事模式,为文化走廊建构了别样的女性形象。
我国男性时尚杂志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晓清   詹正茂   姜晨怡   来源: 传媒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续出版物   消费品市场   时尚杂志   女性形象   精英阶层   男性   杂志市场   生活资讯  
描述: 长期以来我国的时尚杂志市场一直是女性面孔一统天下,近几年随着男性消费品市场的不断扩大,男性时尚杂志开始崛起。男性时尚杂志是指目标读者主要锁定45岁以下、收入较
《世说新语》女性群体形象特征
作者: 郑清梅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世说新语》   女性形象  
描述: 《世说新语》中笔者并没有对女性形象进行浓墨重彩地描绘,但正是由于这种随意点染,才更真实地反映出魏晋社会样貌的原态,更贴近于魏晋女性的精神状况与生活情状。不管是或智或勇的烈女、才女,亦或是遵守礼节的淑女、贤女都表现出惊人的共同点:言行举止与为人处世方面都透露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此种女性意识,是魏晋女性憧憬并追究平等、审美、独立以及开放的表现,也展示出了魏晋时期对中国女性定位自我与寻找自我的探索雏形。
鲁本斯笔下的粉色肉体——浅谈17世纪女性形象
作者: 李元清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肉体   画家   肖像   巴洛克风格   舞蹈   17世纪   鲁本斯   女性形象   女性身体   审美倾向  
描述: 鲁本斯(1577~1640),开创了欧洲巴洛克风格的伟大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以丰腴、健硕、充满肉欲著称。但是,以当今的审美眼光来看,粗壮肥硕,赘肉遍布的女性身体是很难有美感可言的。并且,不论是上层人物的肖像(例如为法国皇后玛丽·美第奇,即Mariede Medici所做的组画),还是表现下层人民欢庆场面的画面(例如《农民的舞蹈》),画中女
封面女郎:最美的消费品:对《时尚·COSMO》封面女郎的内容分析
作者: 杨清发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计结果   内容分析法   女性特质   时尚杂志   女性气质   社会地位   封面   女性特征   消费品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关于女性命运的一个论点众所周知:"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①可见,女性呈现出的形象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后天被社
费里尼电影中的性文化研究
作者: 杨清健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费里尼  
描述: 意大利电影大师费里尼是欧洲现代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两性关系及其呈现是其电影的重要质素。本文突破了以往集中于男性和女性形象的研究模式,详尽地剖析了费里尼电影中的性文化内涵及其表现。费里尼的影片打破了长久以来关于两性关系的神话——他的电影中有着对男性和女性最隐秘、最晦暗的性心理描写,颠覆了传统对两性关系的认知。
近十年小说中女性形象研究述评
作者: 吴清华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述评   新时期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近十年来,关于女性形象研究的论文大量涌现,不管是研究成果,还是研究视角,都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还有很多缺陷。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楚清伟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研究   生存状态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现代文坛上的天才女作家张爱玲,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描绘了一个"大而破"时代女性的生存状态,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主要有被扭曲的疯狂变态女性和为谋生而谋爱的女性两种;张爱玲洞察和把握女性生存状态的高超能力,主要缘自于她的家庭和生活环境。
美德胜于虚荣
作者: 李卫清   来源: 新课程(中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蒂尔德   项链   美德   虚荣  
描述: 《项链》是法国莫泊桑的代表作,这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大师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玛蒂尔德这一女性形象长期以来始终是读者关注、争论的一个焦点。小说塑造的玛蒂尔德,是一位虚荣与美德交织而美德更胜于虚荣的女子。
< 1 2 3 ... 12 13 14 ... 34 35 3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