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德,戴特·奥藤】搜索到相关结果 256 条
-
女性视野中的情感世界──《百合花》的重新解读
-
作者:
孙德喜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体验
女性作家
《百合花》
情感世界
“女性文学”
女性的生命体验
母亲角色
通讯员
新媳妇
女性视野
-
描述:
女性视野中的情感世界──《百合花》的重新解读孙德喜就概念而言.“女子文学”、“女性文学”和“女权文学”似乎无甚区别,但细加考察.之间的质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我看来.“女子文学”就是指作品出自女性作家之手,不带任何其它意义;“女性文学”则是指以女性的...
-
夫妇作家 比翼齐飞——王礼锡与陆晶清生平和创作道路述略
-
作者:
潘颂德
来源:
东疆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礼锡
创作道路
作家
陆晶清
何香凝
市声
石评梅
妇女部
鲁迅
唐代女诗人
-
描述:
王礼锡与陆晶清是爱国诗人.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陆晶清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她考取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科,当时鲁迅给她们讲中国小说史.她与鲁迅课外联系较多,经常向鲁迅请教,也得到鲁迅的关心.1926年陆晶清还和石评梅编过《世界日报》,发表了很多文学作品.陆晶清敬仰孙中山,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一直鼓舞着她奋斗.陆晶清在主编《河北国民日报》副刊时认识了王礼锡.王礼锡于1930年赴日本东京,陆晶清1931年赴日本与王礼锡在日本结婚.婚后三个月回上海.她协助王礼锡编辑《中国社会史论
-
疏远的形象
-
作者:
韦德·桑德斯安妮·罗谢特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叶草
水彩画
艺术家
《格列佛游记》
诺曼·福斯特
纪念性
表现主义
作品
小型雕塑
女性形象
-
描述:
疏远的形象[美]韦德·桑德斯安妮·罗谢特秦蘅译在25年前,人们绝对不会想到在90年代的雕塑方面,人物、动物和人工制品的形象遍及各个角落,无所不在。美国的罗伯特·戈伯、查尔斯·雷、基蒂·史密斯,英国的达米安·赫斯特和雷切尔·怀特雷德,德国的卡塔琳娜·弗...
-
美国现代舞大师系列之一 舞出差异:文化帝国主义和露丝·圣丹尼斯1906年的《拉达》
-
作者:
简·德斯慕德
刘晓真
来源:
舞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引言对产生意义的机制进行分析,重新评价舞蹈史及其经典的心任务。在这篇文章中,将讨论运用在蹈历史写作中的后结构主义理论,也会及女性主义学者对舞蹈表演更开阔的考。虽然女性研究已经有了大量关于社性别建构和女性文学、视觉艺术及媒体视觉与口述史的著作,但是对表演独特丰富性必须还要加以强调。表演研究不包括视觉呈现的历史分析,也要思考通身体展示来构建意义的特殊性——表演的身体是"鲜活的"和"具象的"。如
-
影响尼日利亚科瓦尔州女性组织的因素分析
-
作者:
O
A
阿德肯尔
S
A
阿德巴约
来源:
中国农业经济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组织
尼日利亚
关注因素
-
描述:
本文对影响尼日利亚科瓦尔州女性组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确定了10个女性组织,研究发现:建立女性组织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自我权利(94%)、成员遇到困难时提供援助(99%)、贷款和信用保险(95%)、发展事业或市场交易(94%)和提高收入(93%)。为了满足成员的需求,女性组织实际涉及的活动非常广泛,包括在艰难时期给于成员援助(98%)、参与统一购买(96%)、参加庆典(92%)等。同时研究表明:女性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基金的缺乏(99%)和成员的贫困(92%)。此外,在干旱季节水资源的缺乏是蔬
-
肥硕的埃乌尼丝
-
作者:
安德莱阿·布兰盖
赵德明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植物
乌拉圭
蒙得维的亚
顾客
花卉
食物
西班牙
瞎子
花园
住宅
-
描述:
安德莱阿·布兰盖出生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先后在乌拉圭和西班牙攻读文学,毕业后专门研究女性文学,长年为西班牙《国家报》文化版撰稿。已经出版的著作有:诗集《彗星尾巴》(1998)、短篇小说集《可他
-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新黑人女性形象的身份诉求与建构
-
作者:
张德文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建构
哈莱姆文艺复兴
新黑人女性形象
黑人女性主义文学
身份诉求
-
描述:
随着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女性身份意识和性别意识的觉醒,拉森、福赛特和赫斯顿三位黑人女作家开始用她们自己的声音和视角对占主导地位的种族和性别制度提出质疑,通过描写海尔格、克莱尔、安吉拉和珍妮等人物的渴望与追求、拼搏与抗争、成长与成熟的心路历程,生动地再现了新黑人女性形象的身份诉求与身份建构。她们塑造的主人公是对生活有目标、有理想、有追求的新女性,她们的集体创作开创了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先河。
-
灵与肉双重欲求冲突中的苦魂―《白鹿原》与《古船》中女性形象的个案比较阐释
-
作者:
王渭清
赵德利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案比较
《白鹿原》
中国当代文学史
阐释
《古船》
女性形象
-
描述:
灵与肉双重欲求冲突中的苦魂―《白鹿原》与《古船》中女性形象的个案比较阐释
-
灵与肉双重欲求冲突中的苦魂:《白鹿原》与《古船》中女性形象的个案比较阐释
-
作者:
王渭清
赵德利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家族
男权社会
作家
陈忠实
白嘉轩
女性形象
白鹿原
传统文化
古船
-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张炜的《古船》和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两部占有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这两部小说,人物众多,时间跨度长,结构宏大,意蕴丰厚,影响深远,被人誉为20世纪优秀史诗巨著。两部小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以家族的社会变迁为题材,展示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都描写了族长式权威人物——赵炳和白嘉轩;都注重了历史变迁中党派之争与家族的联系——洼狸镇的隋、赵、李三大家族和白鹿村白、鹿两大家族与国共两党的联系;都从人物命运冲突中探求历史文化的潜隐影响等等。其中,在小说中虽为次要人物,却又在审美意蕴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和
-
略析《格萨尔》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
-
作者:
德合毛塔
来源: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略析《格萨尔》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地位
<
1
2
3
...
13
14
15
...
24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