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土戏剧的阳刚之美
-
作者:
朱雪艳
日期:1991-01-01
来源 :戏剧文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戏剧史 黑龙江 美学风格 戏剧家 现实主义 黑土文化 周恩来 女性形象 剧目 阳刚之美
- 描述:最近几年,黑龙江戏剧异军突起,仅在1987年到1989年,就相继有《曹植》、《黑色的石头》、《欲望的旅程》、《野草》、《少年周恩来》等14台剧目晋京演出,而在1990年4月,一次就有8台剧目晋京进行汇报展览演出,这不仅在黑龙江戏剧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为全国所瞩目,被称为戏剧舞台上的“黑龙江现象”、“黑旋风”。黑土戏剧出现这样令人欣喜、又耐人寻味的现象,固然有诸多因素,但作为一种艺术,能够形成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与其独特的美学风格是有直接关系的。
- 黑土地盛开的红牡丹:记新派艺术家刘晶霞
-
作者:
费宏宇
陈素英
日期:2011-01-0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新凤霞大师是评剧新派艺术的创始人。她以一生的才华塑造了评剧舞台上近百个女性形象,是评剧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她的弟子遍及全国近百名,如今再传弟子已有数十名。许多朋友一定会清楚的记得在新大师晚年时,每逢大师参加重要活动,常有一位身穿白色可体服装的女青年,她没有一丝的张扬,总是小心翼翼地手推轮椅车将新大师送到活动现场后寸步不离,她就是新凤霞大师的亲传弟子刘晶霞。
- 黑土地上的红字“A”:海斯特·白兰的多重性格分析
-
作者:
王冉
日期:2010-01-01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勇敢 善良 叛逆 追求真爱
- 描述:海斯特.白兰是长篇小说《红字》中的女主人公——一位坚强、勇敢、善良并具有一定叛逆性格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从她的勇敢和善良来分析这个人物,进而本文着重论述了海斯特对真爱的不懈追求和她在同时代女性中所独有的叛逆性格。
- 黑人妇女自我实现之路: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秀拉》
-
作者:
杜晓玲
日期:2012-01-01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自我实现 黑人女性主义 《秀拉》 自我 莫里森
- 描述: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学里一颗闪亮的星,其作品常常关注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屈辱和压抑的命运。在其小说中,她颠覆了传统黑人女性形象,刻画了一系列为追求自我和实现自我的女性角色。《秀拉》是她的第二部作品,该小说主要探讨了黑人女性在受到种族和性别压迫下为寻求自我和实现自我作出的抗争。本文试图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三位性格鲜明的黑人女性的自我实现之路进行分析,揭示了黑人女性实现自我的艰难和痛苦。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刻画了一组顽强的黑人女性角色。夏娃作为一位勇敢的黑人女性,她不断地与命运抗争,在残酷现实的逼迫下被动
- 黑人妇女的声音-托妮·莫里森和叛逆的秀拉
-
作者:
吴红兵
日期:2006-01-01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生存哲学 托妮·莫里森 秀拉 美国黑人文学 女性形象 黑人女性作家
- 描述:黑人妇女由于其社会地位低下,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用文学的方式来自我表达。在那个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社会,黑人女性的声音要么被忽略,要么只能通过白人作者或黑人男性作者过滤。因而,读者所得到的信息是不真实的。随着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的兴起,许多有创造性的黑人女性作家开始思考女性问题,并用文字讲述她们自己的故事。 作为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致力于保存和弘扬黑人文化,为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树起了又一座丰碑。她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一般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非洲裔黑人在美国社会的生
- 黑人妇女寻求自我之路
-
作者:
姜红霞
日期:2007-01-01
来源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黑人女权主义 友谊 秀拉 追寻自我 莫里森
- 描述: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是当今文学界杰出的小说家。在其作品中,莫里森以其女性的独特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歌般的语言,描写了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在双重压迫下的屈辱和压抑的心态,同时也表现了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作为个体独立存在价值的探索。她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生活在黑白两种文化沖突中的黑人以及他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表现了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探索了黑人自我和黑人心灵,尤其是黑人女性如何在夹缝中发现自我,掌握命运的主题。《秀拉》是莫里森的第二部小说。从发表后这部小说以其对女性形
- 黑人妇女主义的彰显:《外婆的日用家当》评析
-
作者:
刘颖
日期:2013-01-01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妇女主义 彰显 母亲 文学创作 黑人女性 小说集 作品 美国黑人 女性形象 艾丽斯·沃克
- 描述:《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著名黑人女权主义者艾丽斯.沃克早期的一部作品,收入在作者197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寻找母亲的花园》里。《外婆的日用家当》一文虽然没有宏大、激烈的场面描写,但是却通过一个普普通通的黑人家庭中母女三人的一次会面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艾丽斯.沃克通过短篇小说集
- 黑人女性问题作为视角:解读兰斯顿·休斯的组诗《你的女士》
-
作者:
罗良功
日期:2007-01-01
来源 :20世纪美国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诗歌 黑人女性问题 兰斯顿·休斯 视角
- 描述:兰斯顿·休斯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以一位黑人女性为主要言说者的诗歌,被作为组诗收入休斯在1959年出版的自选集《兰斯顿·休斯诗选》中,冠名为《你的女士》。这组女士诗塑造了一位具有尊严、独立和自由理想的黑人女性形象,与休斯早期诗歌中表现的作为受害者的黑人女性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休斯较突出的女性主义观。从休斯整个文学生涯来看,这些诗歌反映了休斯社会视野的进一步扩展,显示出他为了充分、真实地发现并表现他的民族生存状态而不拘于种族或阶级观点的努力,同时也体现了休斯艺术视角从理想的激进书写到关注现实的回
- 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读爱丽斯.沃克的《紫颜色》
-
作者:
洪晓芳
陈玲
日期:2010-01-01
来源 :文学与艺术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紫颜色》 成长 苦难 觉醒 黑人女性
- 描述:爱丽斯-沃克的<紫颜色>塑造了许多成功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角度揭示黑人女性从受奴役到自我觉醒的过程.
- 黑人女性的隐忍和抗争
-
作者:
韩晓丹
日期:2014-01-01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黑人女性 《所罗门之歌》 抗争 隐忍
- 描述:《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代表作。它在塑造男性主人公的同时,也刻画了一些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将试图通过黑人女性的隐忍和抗争这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小说中的这些黑人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