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沫若抗战时期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刊名】中华文化论坛
【资助项】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郭沫若研究中心)资助研究项目(编号gy2009l09)
【摘要】郭沫若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延续早期的剧作以女性为主要对象的特点。其不同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些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上至身份高贵的王后、太妃,下至任人宰割的侍婢。第二,女性自身和他者之间存在一种对立情形。第三,女性或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或者完全被权力所同化,从而很难分辨其女性意识是否完整。总而言之,这些差异,一方面说明了作者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由于时代和社会思潮对郭沫若的影响,女性仍然不是本位的,而是功能性的,即郭沫若剧作中所呈现的女性意识的效度仍然是有限的。
【年份】2010
【期号】第3期
【页码】133-136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I207.3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郭沫若史剧女性形象原型分析 作者:张联 年份:2005
- 2、女神情结与女性形象——郭沫若历史剧研究 作者:孙丽娜 年份:2010
- 3、现代文化背景下的郭沫若历史剧女性形象阐释 作者:金勇 年份:2003
- 4、郭沫若抗战历史剧女性形象浅析 作者:李畅 年份:2009
-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误区及缘由 作者:邓芳 年份:2015
- 6、叛逆和道德伦理碰撞中的女性呐喊——浅析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张振华 年份: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