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的经典形象与祓禊之俗及魏晋隋唐的女性观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0
【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刘航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会议名称】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召开年】2010
【摘 要】正所谓"食色性也",文学作为人的思想感情的诉求,不可避免地要关注异性。由于创作主体绝大多数是男性,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出现的频率更高。至于如何描绘,则受制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并常常从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中汲取灵感。西施的经典形象——"浣纱女"和"采莲人"形成于魏晋隋唐之际,并出现不少其香魂与人间男子欢爱的传说,就是一个显例。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马克思主义与茅盾创作 作者:方铭,胡程 年份:1991
- 2、行走的风景——茅盾小说中的民族资本家形象 作者:丁筱青 年份:2001
- 3、探索“莎菲型”女性美:读《魍魉世界》《风雪人间》有感 作者:陆文采 年份:1992
- 4、编后 年份:1984
- 5、女性与审美:选择中的困惑与冲突:换一个角度看郭沫若历史剧 作者:周海波 年份:1991
- 6、易性冲动与男性立场——《蚀》与《野蔷薇》中的性别意识 作者:李玲 年份: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