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报》广告看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市民文化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徐媛
【摘要】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进入,上海人对西方生活的认同模仿不断深化,传统文化逐渐让步于西方文明,新时期的上海市民文化在频繁的中西交流中发生了变迁。这改变了上海社会原有的性质,使其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商业社会,并将上海市民的社会生活与市民文化纳入到崇洋、务实、个人本位和以金钱为本的、世俗的轨道。在上海广告业发展的历史阶段中,20世纪20-30年代是广告发展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一定规格的时期,当时以申报作为主要的平台。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申报》广告,紧紧抓住上海市民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从改变上海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年度】2016
【导师姓名】俞香顺
【分类号】G219.29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清末民初《申报》中的女性商业广告 作者:李兰萍 年份:2010
- 2、报刊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建构——以《申报》香烟广告为例1927-1937 作者:程红 年份:2017
- 3、《申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毕琳 年份:2016
- 4、《申报》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 作者:王楠 年份:2011
- 5、香烟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建构:以二三十年代《申报》为例 作者:訾小南 年份:2014
- 6、新旧文化的碰撞——《申报》广告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邹红梅,王省明 年份: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