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女性:惠安女性形象变迁研究(1949-1966)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汪炜伟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五 国家 基层社会 六十年代 性别形象 惠安女
【摘要】惠安女性特殊的社会性别形象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民国时期,“集体自杀”成为惠安女的代用语之一。建国后,与政治话语紧密相连的“劳动”与“武装”取而代之,成为惠女形象的表面特征,开启了惠女形象国家化的进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时期,女性形象国家化达到其高峰。惠女水库的建设塑造了符合此时政治要求的惠女形象,成为惠安女性的象征符号。1978年以后,惠安女形象再一次发生变化,奇特的服饰、古老的民俗、传统的人生成为构筑惠女形象的代表元素。 惠女形象的变迁,实质上是国家政治与传统性别文化博弈的外化。它反映了国家政治威势主导下的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年度】2009
【导师姓名】杨齐福
【分类号】D669.68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惠安女题材绘画创作的艺术生态 作者:戴纯静 年份:2009
- 2、《归来》中男性叙事策略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李溪慧 年份:2014
- 3、当代影视文本创作中的性别形象建构 作者:周锦彤 年份:2017
- 4、闲韵与人的生存理想——以当代都市小说中的性别形象为中心 作者:李繁,赵婷 年份:2016
- 5、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中性别形象类型分析 作者:穆重怀 年份:2017
- 6、1990-2010大陆现实题材电视剧对女性的想象 作者:朱琛琛 年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