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玫瑰门”:谈女性文学中的“自赏意识”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于青
【刊名】文艺争鸣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学氛围 封建意识 象征意义 繁荣景象 个性解放 长篇小说 当代女性 女性文学 玫瑰色
【摘要】选择了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做为本篇立论的切入点,因“玫瑰门”的命名确有广泛的象征意义:英文的rose原是带刺的玫瑰,却被我们的作家解释为:“走向希望的通路”(汪曾琪语《文学四季》四期),又被评论家喻为:“从女性的生理到女性的象征”(雷达语、同上)。而笔者的解释是:象征着女性文学中的女性自赏意识。这并非为文而强赋《玫瑰门》以标新立异的注释,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到现今,确实已形成蔚为壮观的繁荣景象,女性文学带给文坛的的确是一片“玫瑰色”,那种充满了女性的智慧、女性的明丽、甚至是女性的桀傲不驯的女性文学,使文坛
【年份】1991
【期号】第1期
【页码】56-59
【分类号】I0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走出“玫瑰(谈女性文学中的“自赏意识”) 作者:于青 年份:1991
- 2、试论蒋士铨戏曲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上官涛 年份:2007
- 3、宝贵着自己的一方园地:评长篇小说《天眼》 作者:王欣欣 年份:1997
- 4、张爱玲的女性观及其前期创作 作者:乔以钢 年份:1998
- 5、女性气韵:素手绘凡俗--苏青散文品格初论 作者:何莲芳 年份:1996
- 6、论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创作追求 作者:陆华 年份: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