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规蹈矩的“天使”或离经判道的“妖妇”:从《洪堡的礼物》看贝娄的性别政治无意识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刊名】宜宾学院学报
【资助项】2009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罗兰.巴特符号学思想研究”(09YBA067),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广告英语的符号象似性及其修辞功能研究”(09C454),2009年湖南科技学院科研课题“《洪堡的礼物》的性别政治研究”(09xkytc062)
【摘要】学术界对《洪堡的礼物》中的女性形象关注不足,小说中的性别政治隐而不现。贝娄塑造凯丝琳、丹妮丝和莱娜达三位女性形象,折射出男性作家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作者性别政治无意识立场。尽管贝娄对当代社会有深刻的考量,尤其是对种族问题、犹太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和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的研究独辟蹊径,但是作为男权文化的代表,他却不能摆脱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的束缚。
【年份】2010
【期号】第9期
【页码】55-58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I712.074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托马斯·哈代三部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关桂云 年份:2010
- 2、托马斯·哈代三部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关桂云 年份:2010
- 3、被误读的吕蓓卡:《蝴蝶梦》隐形女主人公形象分析 作者:雷云杉,赵珊珊 年份:2011
- 4、被误读的吕蓓卡:《蝴蝶梦》隐形女主人公形象分析 作者:雷云杉,赵珊珊 年份:2011
- 5、论贾宝玉的悲剧形象 作者:敬青 年份:2008
- 6、一曲爱尔兰女性的悲歌:评埃德娜·奥布赖恩近作《暮色》 作者:汪凯 年份: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