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曹禺20世纪40年代戏剧创作观念变化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15
【类型】期刊
【作者】范珊珊
【刊名】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摘要】在曹禺的不同剧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价值取向有所变化.以1938年为界,他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前期作品倾向于叛逆反抗型的现代女性,如<雷雨>中的蘩漪,<日出>中的陈白露,<原野>中的花金子.后期的作品则钟爱于温柔奉献型的传统女性,如<北京人>中的愫方,<家>中的瑞珏,<蜕变>中的丁大夫.同时曹禺的戏剧观发生了变化,即由推崇戏剧化的戏剧转向创作生活化的戏剧.而这种戏剧观的变化则是由于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受时代影响,以及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变化引起来的.本文正是从戏剧观的成因,
【年份】2011
【期号】第2期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分类号】I207.3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莫将真幻来相混,芬芳香过总成空:从女性观探析《京华烟云》 作者:曲树坤 年份:2014
- 2、浅析《荷马史诗》中的女性及女性观 作者:李盼 年份:2013
- 3、从《不可儿戏》看王尔德的女性观 作者:徐茜 年份:2011
- 4、哈代小说中的女性观分析 作者:张沛沛 年份:2006
- 5、《西游记》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杨晓莉 年份:2016
- 6、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评述 作者:姚玲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