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三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劳模形象的类型化特征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赵红
【刊名】电影文学
【资助项】2014年成都市哲社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Z35);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教改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4YB09);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DYWH1206);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绵阳师范学院李白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LB12-13);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MJ12-03)
【摘要】新中国三十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推出了一群极具主人翁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精神、以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的奉献品质投身生产建设的女劳模。其中,以《草原上的人们》中萨仁格娃、《天山的红花》中阿依古丽、《沙漠的春天》中娜仁花为代表的这一类女性形象,因在电影中被建构了相似的政治身份,被设置了相似的矛盾冲突,被运用了相似的叙事策略,而突出表现出类型化特征。
【年份】2014
【期号】第19期
【页码】20-22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J905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从“新女性”到“封面女郎”:由女性期刊封面看现代性话语之嬗变 作者:黄继刚 年份:2013
- 2、镜像与自我:商业大片时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高卫华,梁春晴 年份:2015
- 3、“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袁江名 年份:2014
- 4、“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娱乐效果与意识形态策略 作者:刘帆,李骥 年份:2014
- 5、“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多面向透析 作者:王芳 年份:2011
- 6、《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曾美桂 年份: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