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慈悲》解读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张晓焕
【刊名】芒种
【关键词】 弗洛伦斯 美国黑人女性 黑人女作家 蜕变过程 托妮·莫里森 世界文坛 心理创伤 精神分析 诺贝尔文学奖 黑人男性
【摘要】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慈悲》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饱经生活磨难的美国黑人女性的形象,正是由于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使得主人公弗洛伦斯逐渐在生活的磨难中学会坚强,懂得自己需要自信的支撑,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慈悲》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黑人的觉醒、成熟到强大的蜕变过程。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坛颇受瞩目的黑人女作家之一,是美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
【年份】2014
【期号】第5期
【页码】159-160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分类号】I712.074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解析《慈悲》中女性人物的心理创伤 作者:张妍妍,李佳 年份:2015
- 2、和谐——人类永恒的主题:《紫色》中的黑人男性生态文学视角分析 作者:宋善波 年份:2013
- 3、当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李莉 年份:2014
- 4、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发展研究 作者:林琳 年份:2013
- 5、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所罗门之歌》 作者:朱卫敏 年份:2014
- 6、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宠儿》 作者:滕金秋 年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