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差异的原因:以中西方史学家眼中的武则天为例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期刊
【作者】赵尹威
【刊名】群文天地
【摘要】自古以来,东西方社会分别构建着迥异的社会文化系统、价值取向标准,从而也造成了东西方人对于客观世界中的某一事件与人物所作出的判断与态度的不同。笔者就《剑桥中国史》与白寿彝先生的《中国通史》中关于武后的篇章进行了内容、态度以及结构上的比照,发现东西方史学家对于历史上富于女权主义性质的女性具有不同的态度。
【年份】2012
【期号】第18期
【页码】40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分类号】G04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女性主义观照下武则天形象的多重性建构 作者:程斐 年份:2015
- 2、《井底引银瓶》与《墙头马上》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作者:袁庆 年份:2015
- 3、浅析《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张艳艳 年份:2014
- 4、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鄢菁萍 年份:2014
- 5、论《武媚娘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肖雨 年份:2015
- 6、东西方“病态”女性形象价值探微 作者:张业余 年份:1991